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文明无锡

创新管理的“阿泓书记”:把“全国文明村”招牌擦得更亮

时间:2018-02-2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创新管理的“阿泓书记”:

  把“全国文明村”招牌擦得更亮

  □殷星欢

  惠山区洛社镇新开河村近年来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文明村,2017年,还登上了第五届“全国文明村”榜单。提及这些荣誉,村民都会自豪地跷起大拇指说:“多亏阿泓书记。”

  “阿泓书记”就是新开河村书记秦学泓。虽然当书记才4年多,但他在村委已经工作20多年,又是本村人,与村民们十分熟络。秦学泓平日里喜欢和老百姓唠家常。他了解到,许多村民十分勤俭,东西坏了就修修补补,可自从搬进新开河村最大的安置房小区新河花苑后,原先走街串巷的老手艺人不见了,实在找不到人修。

  秦学泓上任书记伊始,就开始到处物色老手艺人,到2014年底,组成了免费服务的爱心公益集市,每周六上午开放,许多居民来磨刀配锁、修鞋修伞。随后公益集市又逐步增加健康咨询、修理电脑等服务,近几年年均服务近5000人次。八十二岁的朱桂英说:“我每个礼拜都来量血压,非常方便。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邻村的居民看了我们阿泓书记搞的爱心集市,也很羡慕,经常跟过来。”

  除了倾听,还需要主动引导。新河花苑刚入住时,很多人还保持着农村习惯,把小区绿地当自留地,玩起了“开心农场”。秦学泓一面劝告居民,一面创新,在安置房小区引进了市场化物业管理。几番整治后,小区环境大大改善,被评为“无锡市城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

  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秦学泓奔波上海、浙江等地的社区学习先进经验,引进了“幸福绿生活”一卡通。每个居民楼前,都有5类垃圾桶,居民们只要正确投放,就能在卡上获得积分,换取洗衣液、肥皂、牙膏等日常用品,既提高了环保意识,又获得了实惠。

  安置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不过,秦学泓没有忘记,村里还有两个相邻的自然村未拆迁。那里的50多户村民仍住在逼仄的弄堂里,生活污水排入一旁的小河浜,环境和安置小区相差甚远。

  “我原以为,改造居住环境一定会得到村民的全力支持。可没想到,在各家村民看来,移动一棵树、重铺一片场,都损害了自身利益。”秦学泓感到,环境整治必须要有完善的规划。

  他找来区农林局工作人员,创新设计了小公园式村巷方案。拿着方案,秦学泓亲自上门,一家一户地做工作,用真诚换来村民们的认同。经过整治,违章搭建拆除了,村里的排水系统也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村口草坪、树木、亭子掩映错落,成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感慨:河浜终于和过去一样清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