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从家乡到异乡,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时间:2018-03-16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张明:从家乡到异乡,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祝雯隽 吕枫
在南京大学新闻学院对面,有个叫二条巷的小巷子。这条并不悠长的小巷,静默于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却包罗市井生活万象。各色店面及摊贩拥挤于巷子两侧,人车川流不息。每天7:15,张明都会穿过这条嘈杂而忙碌的小巷,来到办公室,看看书,写写东西,开始他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从小学到大学,他整整当了12年班长;改革开放后无锡市发展的第一批中学生党员;顶着江苏省文科状元的头衔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以25门功课全优的成绩提前一年完成本科学业,保送读研;携笔从戎18载,转业到地方,不忘初心,出版散文集10本……在很多人眼中,不管在何时、在何地,“优秀”都是张明的标签。而在张明看来,从家乡到异乡,他只是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忘不了,家乡的人
父母的感染,良师的教诲,亲人的挚爱
1965年,张明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平日粗茶淡饭,布衣穿结,生活上毫无炫耀之处。
“7岁那年上小学,我是穿了件补丁衣服去的。”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张明露出了甜甜的微笑,“那时候,父母最喜欢去开家长会,因为会上,我必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们投来的羡慕目光使父母无比自豪。”
虽说父母没有给张明带来优异的物质生活,但是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母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一直教育张明挫折面前要有一份放慢脚步的笃定,诱惑面前要能保持一点工农子弟的本色。工作后,每当张明职务晋升时,母亲都会打电话告诫他要好好工作,遵守纪律,让两老安心。张明特别喜欢《家的味道》中一句歌词:“家的味道是妈妈编织的毛衣,一针一线连着儿女的暖,一双巧手缝缝补补,织出我一条人生路。”张明从小到大穿的毛衣都是母亲亲手织的。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更会面对一些诱惑,穿着母亲织的毛衣,张明就会时时想起母亲的爱与教导。“再辉煌的人生之路,何尝不是母亲一针一线织成的!”
张明心中,母亲为他织出了人生路。而父亲,则为他播下了文学种。张明小学、初中的许多作文,都是爱好文学的父亲指导他写的。“我对文字的钟情和敏感,应该源自父亲的感染。”张明说,“父亲常教导我,不管什么境遇下,都要好好热爱生活。”父亲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忍创造幸福的生活,使寻常的日子充满诗意,也让张明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遇到良师,成为张明学海生涯中更大的幸运,人生起步时最大的福祉。
张明从语文老师缪竹兰那里初晓了文学作品欣赏的路径; 从数学老师吴文白那里承接了对数字迷宫的热爱; 从英语老师荣德佩那里学到了对语感的领悟之道……
从健康小学到22中学,这是很多人眼中“一般”的学校,但张明却觉得,无论在哪个学校上学,只要认真学,都会有所收获。
中考时,做题又快又好的张明,给巡考的老师顾蕴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借着优异的中考成绩,张明进入无锡市第一中学就读。“虽然在市一中只呆了短短三年,但一中老师敬业的工作精神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与信任,一中严谨的学风更是影响了我一生。”周瑞芬、王钟淼、张嘉彤、张如德、吴荣铭等一位位老师的名字就这样留在了张明心头。
高中要毕业了,母亲拿出存了几年的布票,买了料子,熬了几个通宵,缝制了一件中山装;上大学临行前,外婆送了一块价值50元的地产手表,这在当时是相当贵重的物品;姨妈送了两袋奶粉,平生第一次知奶粉为何物……带着亲人的挚爱和嘱托,张明在南京开始新的求学生涯。无论在哪里,无论到哪个阶段,家乡人都是张明无法忘怀的。
忘不了,家乡的情
两上《无锡日报》,那一年18岁
“我与《无锡日报》可是很有缘份的!”张明清晰地记得,“1983年6月12日的《无锡日报》上有关于我的照片和报道,那一年,我18岁。”
张明陷入了回忆。高二那年,市教育局决定要恢复发展中学生党员,学校动员大家参加学习党章培训班。作为团支部书记、班长的张明参加了培训和考试,写了思想汇报,只是迟迟没有打入党申请书。因为张明觉得自己太年轻,有许多幼稚和不成熟的地方,离党员的要求差得太远。得知张明的疑虑后,学校团委书记周瑞芬找到了他。“你学过辩证法了,你有没有想过,正是由于自己还年轻幼稚,加入党组织,会帮助你更好更快地成长?能不能入党是一回事,要不要进步是另一回事。”周老师的一番话让张明豁然开朗,第二天,他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考察,张明被列为发展对象。1983年6月,无锡市一中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吸收张明入党,他成为无锡市改革开放后发展的第一批中学生党员。也因此,登上了《无锡日报》。“18岁以后的这30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一直未敢懈怠,一直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组织失望。”因为这是张明当年在党旗下宣誓,唱《国际歌》时心中的承诺。
很快张明又上了《无锡日报》,他以573分获得江苏省文科状元,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那个年代,状元的光环不如现在这么闪亮,但也很受关注,走在校园里,常会有人指指点点,议论我这个来自无锡的文科状元。”再加上自己党员的身份,张明当时感觉压力很大,“面对着天南海北的同学,我对自己说,要更加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别让人小瞧了无锡人。”
大三那年,张明以25门功课全优的成绩提前一年完成本科学业,被保送读研。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自己的优秀。
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如既往的出色,业余时间还经常写些散文作品,以阿明为笔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不是为了拿奖,更不是为了成名,只是想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记录下来。”张明笑着说,“《无锡日报》 副刊多次采用过我的投稿,用稿费来买女儿的奶粉。”
经过18年学习生涯、18年军营生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完整,2008年,张明婉拒了部队领导的挽留,转业到江苏省统计局,开始了人生第三个18年的地方工作生涯。换了工作,换了环境,每天写点东西的习惯却没有改变。《穿越城市》《总是书声》《你幼稚的模样》……张明先后出版了10本散文作品集。
忘不了,家乡的物
泛黄的词典,老旧的书桌
张明的办公室里摆满了书,家里的书房也摆满了书。在这些书中有一本第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纸已泛黄,却是他的珍藏。“它是我参加作文比赛获得的奖品,也是我走上文学写作道路的开端。”张明解释。
自小张明写作就很优秀,老师一直拿他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评讲。1982年,正在读高二的张明报名参加了高中生作文比赛,得到了第一名,奖品正是这本第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定价5元,在30多年前,绝对是奢侈的消费。教语文的张嘉彤老师一直想买却买不起,看着词典很是“眼红”,开口借阅。张明爽快地借给了张老师一个多星期。“回归”后,这本词典就一直陪伴着张明30多年。
除了这本《现代汉语词典》,张明的记忆深处还有家乡的那一张旧书桌。
张明幼时家贫,一家四人仅有斗室一间,小学时就在吃饭的小方桌上写字做功课。上初中后,勤劳手巧的父亲用拼凑起来的木料打制了张写字桌,非常简陋,只有两个抽屉。高考那年,父亲把几张硬纸板拼在一起,用报纸糊得服服帖帖,在厨房里竖起一道像模像样的“墙”。里间是厨房,外间是“书房”,依旧是那张简陋的写字桌,桌子上方白炽灯的灯罩是父亲用硬纸板做的。桌子的右角还有一张关于恒心的励志格言卡片,那是张明初中时父亲亲手书写送给他的。每天张明都在昏黄的灯下大声读书,在老旧的写字桌上演算习题。这张厨房里的书桌,让张明走进了全国闻名的高等学府。如今看着办公室和家里宽大的书桌时,张明总会想起家乡那张老旧的书桌,一股浓浓的乡愁也会随之涌上心间。
忘不了,家乡的景
梦中尽是走过的路,迈过的桥
南京到无锡,不算远,但因为工作的关系,张明不常回家。有时两三个星期,有时两三个月,他才有机会回来看看。
离开35年,又很少回来,家乡的样子估计淡忘了吧?“哪能啊!”张明摇摇头,“经常梦到家乡,梦见的尽是少年时走过的路,迈过的桥。”张明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少年时代。那时候,每天从运河边走着上下学,河边是一排排低矮的民居,路过面粉厂时可以看到一袋袋雪白的面粉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能够听到机器发出很动听的轰鸣声。
“现在我回无锡的时候,还会去走一走以前的路。”张明说,河岸两边早已旧貌换新颜。民居荡然无存,河的一边整个修成了齐整的马路,看上去宽敞开阔,毫无滞碍。桥还在,只是两岸中间又修了一座桥,桥下是文化馆,这条河便显得更富文化的意味了。沿着少年时走过的桥来到河的那一边。民居都已修缮过,更增添了几座高楼,成就了新的居民小区。
“家乡在变,在原来的土地上建起更美丽的家园。”张明感慨,“虽然那些墙面斑驳的老房,在城市现代化运动的凌厉攻势面前,一点点退守、消逝,但是它们储存着的少年时的信息却不会丢失,按下情感的按钮,过去的文本就会反复回放。”
虽然自己在无锡只呆了18年,更多的时间留给了第二故乡南京,但张明觉得无锡的烙印早已深深地刻在自己身上。“我骨子里还是江南人的性格,无锡文化对我的影响更是深远。”也正因此,张明虽然人在异乡,但却一直很关心家乡的文化发展。张明深感,这些年无锡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昔日的老旧厂房变成了如今的文化创意园,儿时最常去的惠山脚下被作为古镇保护了起来,并走上了申遗的道路。“只是有些地方的商业色彩浓了一点。”张明坦言,纯文化的东西想做活很难,事实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商业的推动,文化与商业之间本有着紧密的联系,商业为文化带来活力,文化给商业注入内涵。张明建议,古镇也好,老街也罢,在尊重文化规律的基础上引入合理的商业机制的同时,是否可以设一个隔离区,把那些原汁原味的文化记忆保留在其中,此外还可以在个性上做点文章,凸显一下无锡特色。
【人物档案】
张明1983年江苏省文科状元。1989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硕士学位后,到海军指挥学院工作,从编辑、宣传处长做到政委。2008年,转业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历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兼局办公室副主任、人事教育处处长、副巡视员,现任副局长、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起以阿明为笔名发表散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