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53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19-08-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53号提案的答复函
许岚、殷兰青、项红霞、吴兵、钱俊、葛焕青、陈务兵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打造音乐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影响力》收悉。现答复如下:
音乐作为诠释文化、展示文化的特殊形式,极具普遍性、感染性和影响力,在体现城市文化个性、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音乐作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可以塑造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品牌。国外以音乐而闻名的城市很多,如维也纳、萨尔茨堡、琉森、利物浦、芝加哥、格拉斯哥等,音乐文化软实力都帮助这些城市提升了他们的影响力。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哈尔滨和南宁。哈市借助其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尝试用音乐为媒介建设其独特的城市文化。从1961年开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已经成功举办34届,迄今为止是全国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盛会,在某种意义上,它不仅仅是一个音乐节或文化活动,而是一个强势品牌,哈尔滨已经以其为依托塑造了其独具音乐魅力的城市音乐文化,进而提升了哈尔滨的整体城市文化内涵,成为借助音乐文化发展城市中的成功典范。南宁则凭借南宁国际民歌节的举办,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极大提升了南宁城市的经济增长率。
无锡也是中国的音乐名城,特别是以二胡为代表的江南民乐在全国享有盛誉,诞生了刘天华、杨荫浏、阿炳、王莘、闵惠芬等一批著名音乐家、演奏家,诞生了《二泉映月》《歌唱祖国》等在全国全世界有影响的知名乐曲、歌曲。这种音乐文化应当得以传承发展,使之成为无锡城市前进的推动力之一。也正因为此,近年来无锡在推动音乐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与尝试。
一是发展城市节庆文化,注重音乐元素的贯穿渗透。节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形式或载体,它对确立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举办艺术节庆,可以形成更为完善的文化艺术资源的配置方式,促进本地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艺术力量的成长。成功的节庆,对展示城市文化个性、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促进旅游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市2012年起设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其中音乐类演出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经过持续多年的培育,无锡市民对音乐的欣赏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是继续提升无锡音乐文化活动品质数量。2018年6月,由市委宣传部、无锡广电集团联合主办的无锡星期广播音乐会正式启动,固定时间、固定场地与锡城观众“约会”,目前已良好运作一年,共举办22场音乐会,现场观众累计过万人次,通过广播、网络直播等方式,惠及市民20万人次。星广会的演出嘉宾中,不乏无锡籍在外的优秀音乐家、演奏家,也多次演奏无锡本土题材音乐,无锡星期广播音乐会正在成为我市普及高雅音乐、文化惠民的长效性品牌。此外,我们还通过“一会一品”品牌建设,以专项经费的形式支持无锡市音乐界开展文艺沙龙及音乐创作,积极扶持和鼓励本土音乐作品、音乐人的艺术创新创作活动。每年举办青年音乐优秀人才专题音乐会4-6场,积极鼓励培养无锡的优秀音乐人才。
三是加强音乐人才队伍建设。音乐人才是做大做强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要充分挖掘音乐文化的潜能和优势,大力实施音乐人才培养战略,加大音乐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注重全民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有计划地提高全市广大青少年的音乐知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质与天赋。要加强音乐文化人才特别是优秀音乐文化人才的挖掘工作,通过定期举办歌唱比赛、器乐大赛等有影响力的音乐赛事,发现和选拔各类专业音乐人才,不断完善音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为当地音乐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目前每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期间,我们专设梦想艺术汇板块,支持无锡籍艺术家和本土文艺工作者开展演出,其中音乐类为主要类型之一。
四是创造良好音乐氛围,提升音乐文化品位。文化品位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还要有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我市还举办了“阿炳国际音乐季”、二胡文化节等音乐类活动,邓建栋、闵惠芬、王莘、朱虹、钱琳等无锡籍音乐家都热情参与。同时,无锡广电集团、江阴电视台等单位近几年也拍摄、播出了《人民音乐家王莘》、《曹鹏:甘为孺子牛》等介绍无锡籍音乐家的电视纪录片,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和良好反响。我们还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演艺团体和优秀音乐家来无锡演出,不断提高市民的欣赏趣味和鉴赏水平。此外,我们还广泛开展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组织以合唱为重点的群众性音乐比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在连续多届紫金合唱节比赛中,我市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五是着力建立和完善文化艺术人才库建设。2018年起,我市开始建立电子会员信息系统,并以此为依托,逐步建设文艺家协会网络数据库。2019年在各文艺家协会换届工作的基础上,展开各艺术门类、各文艺家协会会员的综合信息采集工作。通过此项工作,初步建立起无锡市广大艺术家基础信息库,同时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合理制订标准,建设完善文艺类专家人才库,并充分发挥其专家人才的作用。 每年的无锡才交会、江南文脉论坛、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等活动期间,都会邀请无锡籍音乐家回锡参加演出、座谈、讲座等各类活动。
关于成立基金会。目前成立基金会把控十分严格,按照目前相关文件和章程规定,基金会必须为公益性质,其报批权限在省级相关部门,基金成立后,在资金使用还面临着严格限制和审计规定。我市2012年底成立的无锡太湖文化发展基金会还未充分利用,再由政府出资设立音乐类基金会可能性不大。目前,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正着手制定文化艺术扶持奖励管理办法,对音乐等各门类的创作、传播给予扶持、奖励。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文化艺术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作为城市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某种程度上能决定或影响一座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当音乐文化遭遇经济发展,二者不是形同陌路,更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实现共赢。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曾经的喧嚣都归于平静,唯有城市的音乐文化能够穿越时空,给人们以精神慰藉,鼓励人们去创新、创造、创未来。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2019年7月24日
(联系人:杨雯琪;联系电话:81820941)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3份)、市文联。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