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公告公示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48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19-08-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48号建议的答复函

张淇铭、陆惠玲、施展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扶持我市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文学的发展和文学人才的培养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对文学也格外偏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更是出现了新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全面繁荣的景象,这其中,文学期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除“四大名旦”《收获》《花城》《十月》《当代》外,还有《人民文学》《作家》等读者数和发行量都位居前列、数量颇丰的知名文学期刊。在江苏,《钟山》《雨花》及我们无锡的《太湖》在全国也都是颇具影响的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和电子时代的迅速到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式在极短时间内出现颠覆性变化,文学杂志不再像以前那样担负起为人缓解恐惧、彷徨的作用,人们也无需通过杂志才能发表作品,加之读者群细化和网络的分流,阅读杂志期刊的习惯日渐式微。文学的边缘化造成文学期刊这一文学作品发布的载体的影响急速坍塌,发行下降读者减少带来的结果就是文学期刊的凋零与消亡。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期刊有9000多家,其中文学期刊占比约10%,这其中可以依靠发行量生存的不足十家,绝大多数要依赖政府的公益拨款来维持生存,有的则只能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现在乐于将文学期刊光环不再的原因归结于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但客观而言,文学期刊存活发展的关键还是质量。质量足够好,依然可以在风浪中立足。比如老牌少儿文学期刊《儿童文学》在2000年前后也曾出现过巨大滑坡,月发行量从50万册跌落至5万册,但经过十几年的持续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作品质量上严格把关,近几年月发行量一直稳居百万。再比如1980年就创刊的《小说月报》,发行量长期居全国文学期刊之首。这两个期刊的共同特点就是能选发贴近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反映读者喜怒哀乐的优秀文学作品,而且坚持开门办刊,形式创新。与之相反的期刊则少人问津乃至湮没无闻。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告诉人们,文学刊物能否生存,关键取决于质量。

  前些年《太湖》杂志面临巨大生存压力,但许多深层次问题一直没有敢于面对,比如人浮于事,比如作品质量下滑却少人关心,特别是青年作家群体长期未得到有效关注,造成杂志严重缺乏活力,这些问题都远比缺乏经费要大的多。据了解,虽然稿酬较国内其他文学期刊偏低,但《太湖》杂志社每年的投稿数量仍非常可观的,其中也不乏优质稿件,这都说明解决内容问题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办法。2016年起,市里将《太湖》杂志主管单位由市文联变更市文广新局(今文广旅游局),将拨款由原来的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用人支出和办刊成本提升带来的压力,同时将单位性质为定额补差事业单位,希望进一步激发活力,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取得了比较积极而明显的效果。作品质量、投稿人知名度显著提升,发行量也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我们认为,《太湖》杂志接下来的改革重心,除了需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外,应该继续往年轻化(更加注重青年作家、网络作家的作品)、品牌化(更加注重通过设立奖项、推出专辑合辑、开展跨领域合作等方式维持并提升杂志品牌知名度)和立体化(更加注重网络订阅、平台整合和体验学习)方向去拓展杂志的边界与内涵,适时还可以对杂志的栏目、文章内容乃至版式设计进行变动。

  与《太湖》杂志一样,“太湖文学奖”也是一个有年头的奖项,作为我市作协的常设性奖项,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评,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是我市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唯一坚持三十余年而从未间断的奖项,对培养我市文学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省作协、市作协以及广大会员中积累起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提高“太湖文学奖”的含金量,2017年起,评奖周期更是调整为每两年一次。但客观地讲,目前“太湖文学奖”的吸引力还不够,奖项的影响力也迟滞不前,很大原因便在于奖励金额过低,每部获奖作品奖金仅3000元,入围作品2000元,与其他城市同类奖项相比有差距。为加大文艺作品扶持奖励力度,不断增强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力,鼓励和激发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以作品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我市文艺精品创作的整体水平,我们制定了《无锡市文化艺术扶持奖励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征集各方意见。按照办法,获得“太湖文学奖”等市级重要奖项的,将按照省同类别奖项的50%给予奖励。获得国家级、省级常设性重要文艺奖项的,就按照国家和省奖金给予1:1的配套奖励。上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结果出炉后,我们给予获得市“五个一工程”奖的《布衣壶宗》等5部文学作品各5万元奖励。

  关于“太湖文学奖”奖金数额问题,我们也希望在数年里提升奖金数额,我们将继续与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协商,争取资金。关于“太湖文学奖”改名为“钱钟书文学奖”的设想,我们对此表示认同,国内国际的知名文学奖项,几乎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如果无锡能够设立“钱钟书文学奖”,必然可一举两得。我们在十几年前也曾经尝试设立“钱钟书散文奖”,但杨绛表示坚决反对,并在其遗嘱中明确提出除“好读书”基金外,不希望以他们的名义开设任何基金、奖项、活动等,因此这一变更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我们也认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继续保留“太湖文学奖”这个名称可能更为合适。一是目前无锡正在全力打造太湖系列品牌:太湖读书月、太湖影视峰会、太湖电影节、太湖音乐节、太湖文化艺术季、太湖画派、太湖文化基金会、《太湖》杂志,“太湖文学奖”无疑将继续丰富这一品牌的内涵;二是太湖包孕吴越,兼具包容开放,非常适合立足无锡辐射长三角区域,如果可能,我们建议“太湖文学奖”将评奖范围放宽为江浙沪作家群体,以提升奖项的能级与影响。

  无锡市作协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在国家级、省级奖项的评选中屡有斩获。黑陶2017、2018年连续获得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和第二届三毛散文大奖,夏坚勇、庞培获得第二届孙犁散文奖,网络作家王辉的《剑王朝》入选“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江苏20部优秀代表作品”及2018年度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王学芯诗集《空镜子》入选中国诗歌网2018年度十佳诗集。二是开展了系列活动。市作协先后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协会,并组织出去文学采风,鼓励青年作家创作。2019年以来在锡先后举办了全国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省作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苏南片市县作协调研座谈会和江苏文学院首期作家研究班。

  与此同时,作协受限于多方因素,在联系广大作家、繁荣文学事业等作用发挥上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缺乏有导向、有质量、有温度、有影响的文学作品问世。为此,我们接下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工作:一是真真正正的让作家走入百姓生活,走到人民中去,走进实践深处,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给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二是在作品立项扶持、评奖等环节强化政策导向,吸引更多作家将笔墨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对青年作家的培养力度,引导网络作家群体发挥自身优势,构筑网络文学的无锡高地;四是打通文学期刊、文学奖项及作家协会三者,使其互相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共同提高。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2019年7月24日

  (联系人:杨雯琪;联系电话:81820941)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委(3份)、市文联。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