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深海装备的研发充满信心
时间:2025-03-07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对未来深海装备的研发充满信心
胡震 全国政协委员、中船集团七〇二所研究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国家实验室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这几年身处科研一线的胡震对此深有共鸣,聆听报告后,他对未来深海装备的研发充满信心。
“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前沿技术、基础研发的投入都有加强,国家重大科研平台的布局让‘大国重器’的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新型举国体制也为科技创新带来了重大利好。”胡震表示。要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促进我国深空深海装备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也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一道考题是,如何加速将实验室内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对胡震而言,深海装备相关技术的研究是压力,也是值得不懈奋斗的动力。去年两会上,胡震提交的一份有关深海装备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转化以及深海通信技术发展的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双方共同推动提案的办理落实。“这体现了政府对政协工作的支持,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助力。”胡震说。在履职过程中,胡震和业内人士充分沟通自己的想法,期盼国家未来的中长期规划,能从战略上把深海科学领域相关工作谋划好。对整个行业来说,在国家支持下,科研人员将更加有条件对深海装备产业研发进行体系化梳理,加速产业落地生根,推动更多相关研发提档升级。
今年两会期间,胡震基于深海装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希望”。首先,他希望国家能够强化深海探索技术、深海装备研究导向,明确目标、清晰方向,这将更加有利于深海装备产业攻坚克难。其次,他希望国家自上而下加大对探索深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投入,特别是在深海探测、深海开放保护等方面,不断加强、完善装备体系建设,并将研究成果加速应用于实际,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此外,他也期待我国可以围绕深海装备产业化体系,加速成果共享共用。
对2025年的科研项目,胡震充满信心和期待。“当前,国家的各类政策和导向,都在明确并反复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人才评价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实效贡献等。”在他看来,改革后的人才评价体系不仅激励各类人才更加专注科研,也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国家释放出鲜明信号,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也要根据国家的引导切实推进相关工作,力争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待。”
(崔欣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