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创新之笔”书写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篇
时间:2025-03-08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执“创新之笔”书写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篇
何光华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
“再次近距离聆听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殷切期盼、对江苏继续落实好‘挑大梁’责任的勉励,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何光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带领团队在民生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献智献力,努力发挥所能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如何搭建好平台,更好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何光华介绍,近年来,围绕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积极打造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该平台成功打破地域限制,加强内外部合作,深入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以及跨专业、跨单位的协同攻关,不断助力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结出硕果。
以何光华团队研发的“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为例,该应用不仅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还使电缆工程一次投运成功率达100%,近三年创造经济效益7.5亿元,并在全球10个国家实现推广应用,真正实现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完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努力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缆智能运维方面的应用,围绕新能源智能运维、应急防灾抢修、车网互动等领域加强创新研发和落地实践,推动更多的科技‘金点子’转化为产业‘金果子’。”何光华坚定地说。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正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效跃升”转型。在前期调研中,何光华发现,尽管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但仍面临着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能源基础网络建设、国际标准体系建设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何光华这次将关于“加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她建议打造技术策源地,引领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衔接;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构建统一电力市场;强化能源产业标准引领,以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优势产业为切入点,逐步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标准规范,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姚程玉)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