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荡口"古镇寻谣" 留住文化根脉

时间:2025-09-16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荡口"古镇寻谣" 留住文化根脉

开启音乐驻留计划:引进12支乐队打造“音乐小镇”

  “燕子衔泥么筑段西湖坝/灯草搓绳扛起南阳山……”日前,锡山区荡口古镇北仓河畔的华氏义庄门前广场传来熟悉乡音与悠扬旋律,荡口古镇“寻谣计划”2025首场主题音乐会在此温情上演。音乐人小河带领团队,携手专业乐手与现场听众共同唱响采集、活化的无锡老民谣,拉开古镇音乐驻留计划的帷幕。无锡荡口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杜文俊介绍,小河乐队是古镇为打造“音乐小镇”引进的首支乐队,此次合作将“打捞”即将失传的荡口民谣,让市民游客在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音乐之美与诗歌之韵,推动古镇音乐基因代代相传。

  这场“寻谣”音乐会独具匠心,《四句头山歌&说唱童谣》《黄牛水牛一样角&贴角爬爬》《啼鸟》《哄睡歌&我伲囡囡要困觉》等多首荡口本地民谣首次集中登上舞台。演出形式打破常规,除乐队专业演奏吟唱外,老一代村民与荡口小学学生受邀登台演唱部分民谣,并现场开展教唱互动;“寻谣计划”团队同步进行实时创编与收录,让古老民谣在互动中焕发新活力。音乐会选址华氏义庄门前广场,不仅因这里是古镇重要历史遗存,更因它曾是地方社区生活中心,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在深厚历史底蕴中唱响本土民谣,让文化传承更具仪式感与感染力。

  “寻谣计划”是音乐人小河2018年发起的音乐公益项目,核心是采集、活化各地濒临流失的民谣。多年来,团队深入城乡角落,走访长者、记录音声、重新编曲,已寻访千余位老人,让百余首几乎被遗忘的民谣重回当代生活。今年8月,“寻谣计划”团队走进曾孕育华蘅芳、钱穆、钱伟长、华君武、王莘等名人的荡口古镇。为精准采集这些“声景记忆”,他们从香缘楼的苏式面铺开启寻访,以“两个汤圆换一首民谣”的温情方式,在老食客的闲聊中捕捉记忆里的旋律。10天时间里,团队分三组走访荡口古镇所在的鹅湖镇多位长者,成功记录数十首珍贵民谣并完成重新创编,最终为市民游客献上精彩演出。

  作为《歌唱祖国》作词作曲者王莘的故乡,荡口古镇正在积极探索“音乐小镇”特色发展路径。杜文俊表示,继“寻谣计划”小河乐队之后,古镇还计划引进11支民谣乐队,通过持续开展音乐驻留活动,系统挖掘、保护本土民间音乐资源。未来,荡口古镇将以音乐为桥梁,让更多人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古镇不仅成为历史文化的展示地,更成为民间音乐传承创新的活力空间。

  (卫曦臻、吴玉雯)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