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公告公示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102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102号提案的答复函

周筱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传统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国有着悠久的戏曲历史和丰富的戏曲文化。地方戏曲古往今来都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锡剧是华东地区三大剧种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江南韵味浓郁,极具艺术审美性,深受民众喜爱,涌现出诸如《珍珠塔》等优秀戏曲和王彬彬、梅兰珍等优秀锡剧表演艺术家。

  锡剧是无锡的地方戏,承载着吴文化的丰厚底蕴,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我市重要的文化资源。无锡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锡剧的传承和发展,出台多项政策,多措并举,大力支持锡剧艺术发展。

  一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1年,我市就出台了《无锡市关于振兴锡剧艺术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我市锡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每年市政府引导文化消费专项资金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项目中,锡剧传承普及类都占有较大的比重。2018年,设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无锡市锡剧艺术传习所,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平台。我市每年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市锡剧院开展的“锡剧进校园”“锡剧周周演”等活动予以资金支持。

  二是高度重视原创剧目生产。任何一个剧种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原创剧目。近年来,我市锡剧原创剧目呈蓬勃发展态势,既有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的剧目,也有展现新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品。2020年,无锡市锡剧院创排锡剧《泰伯》,讲述三千年前吴文化开拓者、江南人文之祖泰伯的故事。2021年,市锡剧院创排的锡剧《蝶恋花·沈琬》,以沈安娜(原名沈琬)和华明之的故事为原型,是无锡市锡剧院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新作,也是一台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党课”;宜兴市锡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创排锡剧《回家》,讲述在经营民宿过程中,“本地人”与“异乡客”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动人故事。这些新创的剧目反映了我市锡剧发展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原创力。

  三是聚焦锡剧人才培养与引进。2018年,我市颁布《无锡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带徒传艺实施办法》,实施无锡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工程,加大对包括锡剧在内的非遗工作者的基本物质生活保障力度;颁布《无锡市优秀文艺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无锡市文发集团修订出台了《市文化发展集团关于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举办两届无锡市“太湖梅花奖”锡剧青年演员大赛,涌现出一批年轻面孔。锡剧名家王建伟、黄静慧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四是拓展传播途径扩大影响力。持续开展“锡剧进校园”活动,组织优秀演员定期到全市“小锡班”施教,每年培训累计1000余课时,培养了约5000名学员,先后9次登上央视舞台,50多名学生考入省戏校,成为了全国戏曲进校园的典型。深化锡剧“走出去”,2018年末,羊尖实验小学学生唱响锡剧《双推磨》,亮相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2019年,经典传统锡剧《孟丽君》《锡剧精品折子戏》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上演。2021年上半年,锡剧《珍珠塔》《泰伯》先后走进清华大学、苏州大学,锡剧《珍珠塔》亮相上海天蟾逸夫大舞台。这些都进一步扩大了锡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针对目前我市锡剧面临院团投入不足、设备陈旧、演出市场不断萎缩、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等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锡剧保护,扩大锡剧影响,推动锡剧发展。

  一是完善政策,提高锡剧扶持力度。政策扶持是振兴锡剧的有力保障。2020年,我市印发《无锡市文化艺术项目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对获得国家和省、市级重要文艺奖项的文艺作品给予奖励,并面向全社会开展2020年度无锡市文化艺术项目扶持申报工作,共评选出39个项目作为扶持项目,其中包括《泰伯》《追梦路上》《回家》《豫子刺襄·离合》《孝行天下》5部锡剧和《锡剧宗师袁仁仪》《教我如何不想她》2部锡剧剧本创作。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和利用好现有政策,加大对锡剧艺术生产、人才引进、财政保障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无锡市锡剧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为培养与扶持锡剧人才、创作,鼓励专业院团做好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二是建设平台,拓宽锡剧传播渠道。作为一门传统的舞台艺术,传播平台建设一直是振兴锡剧的重要环节。2020年,太湖文化艺术季设立戏曲艺术月板块,无锡市锡剧院组织并参与五大剧种共演《雷峰塔》活动,扩大了锡剧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依托太湖文化艺术季、紫金文化艺术节等重要平台,加强戏曲艺术的展示和交流。持续办好“锡剧周周演”“锡剧进校园”“锡剧进乡村”等品牌活动,推动锡剧的普及与传播。同时,进一步推动锡剧进古镇、进园林、进景区,创作实景版锡剧剧目,深化文旅融合,让更多市民与游客知晓锡剧、喜欢锡剧,培养更多、更年轻的锡剧观众。2021年下半年,锡剧博物馆经过整修即将重新开放,我市将继续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常态化演出,扶持锡剧小剧场建设发展,为锡剧传播提供阵地。2021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锡剧艺术中心,这将是我市振兴锡剧的重要举措。

  三是强化引导,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目前,我市县级院团、民营院团与社会团队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2019年,我市下发《无锡市县级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无锡市县级国有文艺院团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县级院团、民营剧团和社会团队创排的剧目日渐增多,质量稳步提高,影响逐渐扩大,如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创排的锡剧《追梦路上》,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壮族干部黄文秀为原型进行创作,主题鲜明突出,富有时代气息,成为江苏省锡剧界首次入选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选送剧目;新吴区梅村街道创排现代锡剧《华阿金》,展现了锡东抗日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华阿金的英勇事迹和革命气概。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奖励扶持、小额资助、百千万工程等方式,引导扶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为振兴锡剧发挥积极作用。

  锡剧在我市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地位重要,我们将继续从增强文化自信、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高度,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以务实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锡剧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2021年7月29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