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公告公示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188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2-08-1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188号建议的答复函

桑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运河(伯渎河)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收悉。经与会办单位沟通协商,现答复如下:

  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情况

  首先感谢您对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无锡作为大运河环城而绕的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标识和影响力,特别是伯渎河的考古论证对丰富运河文化和吴文化的内涵,提升无锡在运河城市中的影响力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无锡市区两级在推进大运河(伯渎河)的保护开发利用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30个市直部门和8个市(县)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成立以市委书记为总指挥,市长为指挥的美丽河湖“两河”(京杭大运河、梁溪河)整治提升工程指挥部,将大运河无锡段、梁溪河整治提升工程作为“美丽河湖”行动的“一号工程”全面推进,着力打造“一脉三城九屏,三线六尖三十六桥”,确保更好彰显无锡运河特色、展现无锡魅力。市委书记杜小刚亲自组织召开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两河”整治提升工程示范段集中启动仪式,印发实施《2022年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无锡段)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无锡段建设推进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动江南运河文化公园、惠山古镇文旅综合开发项目、“三水汇”科技生态公园等6大示范段开工建设,全面高质量推动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示范。

  二是出台市级规划。2020年12月,我市出台了《无锡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明确大运河无锡段的空间布局是“一核彰显、一脉引领,三水通江达湖”,其中伯渎港即为三水之一,是大运河无锡段核心区的重要建设内容,同时泰伯庙、泰伯墓、梅里古镇、鸿山遗址等具有吴文化特色的景点也列入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建设保护区。近两年,各相关部门在《无锡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基础上陆续制定出台《大运河无锡段核心监控区管控规划》《无锡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等规划文件。同时以“打造黄金水带、生活秀带、城市绿带、人文纽带,早日实现水清岸绿、文昌人和、产旺城兴”为目标,逐步建立以《京杭运河(无锡段)整治提升总体规划》为“纲”,以水生态环境提升、港口码头整治、堤防达标、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为“目”的京杭大运河整治提升规划体系。目前《京杭运河(无锡段)整治提升总体规划》《梁溪河整治提升总体规划》已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京杭运河水生态环境提升、港口码头整治、堤防达标、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已根据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并通过论证。

  三是开展综合整治。近几年来,伯渎港沿线各地区结合实际,分别组织开展了以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河道面貌持续扮靓出新,水质情况不断改善向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整治工作如下:新吴区2019年7月启动了伯渎港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一期工程(锡兴路—高浪路),总规划面积约89.55公顷,总长度3640米,总投资约2.5亿元。目前西区(锡兴路—G312)南岸建设已完工,东区(G312—高浪路)景观一标已进场,计划2022年12月底前完工。伯渎港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其先导段江溪段(兴昌南—锡兴路)已于2021年12月启动,投资3.1亿元,整治河道全长4.2公里,景观和部分附属建筑已完工。梁溪区于2021年对伯渎港古运河—塘南路段实施岸线靓化工程,长度约0.55千米。按照“一河一景、一岸一绿”原则,主要实施园林小品、绿化提升、照明亮化等内容,增加河道两岸绿化、美化、亮化,完善河道岸线基础设施,提升亲水性、人文性。伯渎港河道整治工程也于2020年启动建设,通过设置曝气增氧设施、生态浮床、雨水排口末端放置氮磷净化设备等工程措施,着力提升河道水质。2021年继续实施了水质提升工程,设置人工水草、底质改良、氮磷设备等工程措施,整治后水质稳定在Ⅲ-Ⅳ类。锡山区因地制宜推进伯渎港整治工作,加强沿线乱垦种、入河排污口、支流支浜、重点断面等各类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伯渎港锡山段整体环境面貌。2021年,锡山区结合区河湖岸线整治工程,完成伯渎港河道现状的调查和整治方案的制定,计划投资858万元开展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绿化造景、景观挡墙、新建碎石路等。2022年将按照整治方案全面推进。

  二、我市下一步重点工作

  结合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规划发展、环境整治、内涵挖掘等方面推进大运河(伯渎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一是进一步谋划运河发展格局。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家发展战略,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总盘子。统筹利用无锡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争取更多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纳入基金扶持。积极与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和“美丽无锡”建设等战略相结合,构建“长藤结瓜”式的运河发展新格局。

  二是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工作目标,以“美丽河湖”行动 “一号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大运河(伯渎河)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努力把大运河真正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美丽之河、幸福之河。市水利局将统筹协调伯渎河沿线各地相互配合,齐头并进,抓细抓实伯渎河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控源截污、深化岸带整治、生物治理等多种措施,加大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力争伯渎河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线尽早完工,整体出彩。

  三是进一步挖掘运河精神内涵。支持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编纂《无锡运河丛书》,力争到2024年,编成一部体系完整、权威性强、科普价值高的高品位精品丛书。推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深入研究,弄清泰伯奔吴、伯渎河开凿、彭祖墩遗址等与勾吴国文明的历史关系,为我市探索地域文明史提供依据。出版《凤飞于吴—鸿山遗址精品图录》,全面展示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最新建设情况及最新考古成果。推进梅里古镇建设,融合历史人文、非遗民俗、名人传奇等文化内涵,打造宜游、宜文、宜娱、宜居的综合性文旅商业街区。推进梅里遗址本体保护展示、梅里民俗文化展示、文创展销等,让伯渎河成为美丽无锡的一张闪亮名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2022年7月26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