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药创新路上不懈探索
时间:2024-05-19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在核药创新路上不懈探索
邵旭根、徐啸雨
核药是目前全球公认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由于涉及放射性,其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和使用都形成了极高的壁垒。在核药国产化这条漫漫长路上,滨湖区有一位与“核”共舞多年的专家,为我国核药创新转化与临床应用作出了积极探索。她就是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分子影像中心主任杨敏。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学科,对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新生血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是肿瘤诊治的重要靶点。此前斯坦福大学开发的18F-FPRGD2虽然亲和力高,但标记步骤烦琐、反应时间过长、产率低,限制了临床推广。放射性核素18F半衰期很短(小于两小时),且射线能量高,如何实现快速、简单、高效标记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
杨敏在美国访学期间,专家学者们曾尝试以铝离子为介导实现氟标记,但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小试阶段。回国后,杨敏凭借自己在核药生产部门的丰富经验,反复思考,深挖短板,从原料、辅料、浓度、酸碱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多个环节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和测试,终于实现了高效的一步法氟(18F)标记,并研制出配套试剂盒。这一产品的反应时间比同类国际产品大大缩减,标记效率显著提高,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随后,这一技术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等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广泛推广,在脑癌、骨癌、乳腺癌等疾病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不仅如此,杨敏还带领团队攻克核素示踪关键技术难点,在国内率先开展活体、微剂量药代及药效研究,运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新技术使药物的体内“暗箱”过程全方位、实时可视化。该方法节约了实验时间和经费,真正实现临床前与临床研究的“无缝”衔接。
研究成果频出的背后,折射出杨敏对核药领域的执着探索,以及对创新研发的不懈努力。正是在这种探索创新精神的助力下,杨敏所在的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目前诊断类放射性配套药物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稳居全国第一。在治疗类药物的研发上,该所已成功研制了11种药物,未来将持续聚焦一流(Best-in-class)、领先(First-in-class)双维度治疗类新药的开发,不断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不仅是科研路上的攀登者,更是团队成员成长的引路人。作为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和无锡市侨先锋,杨敏始终担当起引领群雁、教导群雁、爱护群雁的“头雁”责任。近年来,她带领一支由博士研究生组成、平均年龄仅37岁的7人团队共同努力,制备了靶向分子探针60余种,其中7种已完成临床转化,为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团队成员多人次在国家和省市人才项目支持下赴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等国外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访学,发表论文超200篇,获中国发明专利证书41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在杨敏的带领下,这群年轻的核药追梦人正同心协力奔跑在核药创新的奋斗路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